1)61、此去通途27_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业提前完成,大桥的设计工作也告一段落,谢雁开始专心研究拱桥和苏擎所谓的彩虹方案。

  经过个月的测算和设计,三个人终于重新聚在一起,开始最后一次讨论方案。

  这次讨论之后,就要形成初步的方案。

  谢雁负责桥体和工艺,保证解决基本的稳定性问题,方斯闻则按照她给出的要求以及数据,进计算。

  苏擎的部分,则是抗震和照明相关。

  第一个问题,是如在江面上做出完美的弧形。

  自习室里亮着灯,住校的都回了宿舍,只有三个人,还在教室里。

  “现在的钢拱桥,用的大部分都是螺栓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缺点也很明显,一段段的小圆弧连起来,用螺栓接在一起,势必会出现无数个螺帽,彩虹身上可不会长疙瘩。”

  谢雁在纸上绘出一个个弧形,“没有永远稳固不松的螺栓,与其一段段连接在一起,不如在陆地上,就先直接造出一条完整的钢弧。”

  她在纸上,用一笔划出一条圆弧,随后,又在圆弧下面画出江面。

  方斯闻:“你是说,先造好彩虹,然后在将它运到江面上去?”

  这绝对是打破造桥认知的一步。

  不管是不是拱桥,这种跨径的大桥,向来都是分开做桥身,然后将材料一点点送到施工现场,桥身会从两岸开始朝着中间慢慢延伸出去,最后合龙。

  而谢雁的想法,却是先成拱,在转拱!

  “你说的没错,”

  苏擎用笔敲了敲纸上的弧形,“按照我们之前的计算的结果,如果采用螺栓连接,螺栓本身不仅会影响桥体的流畅美观,制造也是一个问题。”

  方斯闻递过来几张江南造船厂的数据资料,“江南造船厂,制作一个钢箱至少需要钻一万五千个螺孔,耗时三个多月,如果采取这种连接方式,光是等这一个零件,就会把修桥的时间延长至少一倍。”

  这份方案的目标,是在两到三年内修成一座钢拱桥,但如果使用螺栓,至少需要五六年。

  别说是未来的方案,就是在现在的沪城,也不可能用五六年来修一座桥。

  现在的三座跨江大桥,建造时间都是以两到三年为基本。

  “直接接好拱肋,形成完整的拱形,再转移到江面上,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浦江的两岸都是城市,不是高山,怎么吊起来?”

  方斯闻问完,随后一愣,想起之前谢雁让自己计算的另一个方案,“你不会是想……”

  “没错,”

  谢雁将计算结果的资料抽出来,放在两人面前,“没有高山,我们可以在江两岸修建临时的索塔,利用在索塔上的斜拉架,将‘彩虹’拉起!移到江面上!”

  “斜拉?”

  苏擎一拍手,“你是怎么想到,用斜拉桥的方法,来修拱桥的?”

  “只要能修好桥,你管他原本是用来修什么的?”

  谢雁说,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