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七章 太子还是大家熟悉的太子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文中,请稍后订阅)

  对于煤铁矿,朱厚照的确很好商量。

  历朝历代朝廷掌握盐铁专营。但是随着采矿、冶炼技术的发展,铁的产量越来越高,朝廷也没必要全部捏在手里。

  在有了火器等热兵器之后,百姓手中的菜刀、锄头对朝廷的威胁大减。现在鼓励各地发展农业,朝廷只希望民间多多打造农具精耕细作。

  盐税也与民生息息相关,但那是另外一回事。哪怕有了“晒盐法”大量提高海盐的提取。朱厚照能做的只是制定最高市场价,不允许盐价上涨到百姓买不起的程度。这一点又受到了百官的大力支持。

  银矿牵扯的内容就更复杂。云南的银矿频频出事,其中涉及到云南各地土司夹带兵器聚众闹事。当地人想把银矿掌握在自己手里。

  银矿就是钱!私人银矿主跟官员相互勾结,合伙开厂共同谋利,这才有了朝廷中要银矿私有的呼声。拿矿工闹事说事,只是想忽悠死读书的书呆子。

  经历过混乱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弘治朝的官员还是正直的多。朱厚照反对银矿私有,支持他的官员还在多数。这一条也很快通过。

  另一个影响很大的铜矿就不提了。朱厚照收回了各地的铸币权,在朝廷统一在密云铸造弘治通宝。囚牛商行把改进过的铸币工艺与银币的压铸工艺一起交给宝钞提举司。依然由宝钞提举司统管铸币。

  杭东和段聪相互瞅了一眼,段聪离开吩咐门外的宦官前去通报。总管太监黄献见太子身边有两人时刻相伴,有事先行离开。但黄献事先并没有告诉太子。太子专注想事情,也没有发现黄献的离开。杭东两人自然不会多嘴。

  朱厚照屈指扣桌。他再次面临一个老难题,身边又没银子了!

  市舶司虽然是他直属掌管,但是有都察院的人一直盯着,所有的关税收入押解进国库,连挪的机会都没有。囚牛商行所有的收益投入北伐。他唯一能动用的是东番岛的收入。

  原本他都计算好了。用北伐刺激大明经济运转,用经济手段让各地作坊雇人生产。可以安排清查人口出来的流民、贫苦百姓做工。稳定社会,减少他们受到白莲教的蛊惑。

  谁能想到鞑靼人投降太快!现在需要北伐五大军团吃穿住行用到的东西、打造钢铁长城的材料,其他的生产全部停了下来。

  用打通大明到孟买的商路为借口,提前在沿途的中转仓库囤物资以促进生产和消费。这招行是行得通,但是他商路太长雪区不适宜很多人生活,前期投入也十分巨大。哪里还能捞钱进行商路维护呢?

  最近有一笔横财。查抄安化郡王及叛军的财物所得估计有七八十万两。其中至少有20万两来自于庆藩一脉。宗室都很有钱!只不过他张口借钱,愿意借给他的人没超过一只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