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六章 很好说话的太子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治十七年正月初一的大朝会改在南京的奉天殿进行。京师的文华殿象征性地走了个过场。

  过年期间,在京师的朱厚照代替弘治帝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朱厚照不爱受拘束,很多步骤精简,实在减不了由几位驸马都尉代劳。

  祭祀流程年年都相似,今年变动大百官也没有特别反应。习惯了朱厚照都行事风格,大家都不以为意。

  哪怕是铁骨铮铮的言官,都不想在此类事上纠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只要是他们的小太子插手,祀、戎都会显得不太一样。见怪不怪了。

  正月十六,百官齐聚集义殿。

  奉天门已经被冰雪覆盖,白雪的点缀让常年在权利漩涡中的红墙皇宫美不胜收。新春期间,酒中仙向几位有身份的老顾客特别开放最高的五楼天台。天台搭上移动帐篷,在帐篷下对着不远处白雪皑皑的皇宫煮酒论英雄。喜欢到天台的老顾客很多,几乎囊括了五府六部的高官们。

  整个新年,除了忙碌的礼部官员之外,京官们都在讨论国资部的事。

  正月十六,是大家各抒己见的日子。

  至于安南王的国书,要排在后面讨论。天朝上国更关注自家的内政。

  还是老规矩,集义殿座不下的低品级官员需要站到廊外。只要有上朝资格的官员,管他是坐在殿内还是站在殿外,哪怕病重的只剩下一口气也要爬来。

  收下囚牛商行的国资部,是比市舶司下更多金蛋的鸡。其中的利益分配,涉及到的不只是官员个人还有他们背后的势力。

  不赞成成立国资部的大有人在。过年期间左顺门一直有宦官十二个时辰值守,收到谈论国资部的奏章无数。弘治帝躲到南京耳根也没太清净,总会有人找到办法面圣,当面反对国资部的成立。

  朝廷亲自下场经商,肯定会对商人不利,损害一大批人利益。弘治帝彻底放权,朱厚照说一不二,内阁明确表明支持太子,高品级官员就算心里再不愿意,表面上也会赞同。

  国资部一旦建立,国库会瞬间充裕。军队裁员正式走上日程,天下官员即将加薪享受与官员身份匹配的俸禄。无人敢得罪此涛涛大势。

  官员们是聪明人,商人也不笨。尤其是大明有不少会试落榜的士子经商。既然阻挡不了国资部成立,那就把利益和国资部绑在一起,尽量多的给自己争取利益。

  得到意外之财的朱厚照心情不错。在一轮“皇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的朝贺声落下后,朱厚照直接发问。

  “众位爱卿,经过新年的走动、串门,爱卿们对成立国资部应该已经达成统一意见了吧?”

  朱厚照呵呵哒。明知道酒中仙是他的产业,官员们还要跑去酒中仙先商议此事、达成一致。他也不来虚头巴脑的,开门见山点题。

  刘健代表百官出列:“内阁原则上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