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古都长安_大唐之镇世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国君王,定然要海纳百川。”

  “吐蕃的这个要求虽然阴险至极,却也仅仅是一个要求,若是唐王因此而在朝堂震怒,有失大国风范了。”

  另一个妇人接过话茬道。

  “那咱大唐君主不怒,反而以礼相待,岂不是助长了这些心怀不轨的使团气焰?”

  “咱们大唐就该如此忍着了?”

  闻言,那秀才哈哈一笑,环指这些妇人一遭,道。

  “官场的门道岂是你们这些妇人所能看透的?”

  秀才摊开左手掰着手指讲道。

  “其一,众所周知,长乐公主乃是陛下掌上明珠。明珠蒙尘这不仅仅是陛下不愿看到的,更是大唐百官,子民都不愿看到的。”

  “姻亲之好,若划为国事乃是大事。若只划为姻亲,相比于江山社稷则为小事。”

  “陛下之所以接待吐蕃使臣乃是从国事考虑,作为大唐百官,子民理应为国君分忧将这姻亲之事化小。”

  听罢,那华服妇人眼前一亮,欣然道。

  “李秀才,你的意思是说,陛下之所以不给答复,乃是需要众臣插手,联名启奏,陛下好做顺水推舟之人,推掉这门亲事?”

  李秀才哈哈一笑,拍手道。

  “孺子可教也!”

  这样的对话,不仅在这小小的街边,更是在皇城迅速蔓延开来。

  仅仅半日时辰,原本这座歌舞升平的城池,似乎安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那些依旧花天酒地的人们,恍然间被评书先生一句,赳赳大唐,共赴国难所感召。

  懵懵懂懂的商贩们,似乎也在这片繁华中感受到了一丝来自外族的危机。

  皇城的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不再是鸡毛蒜皮,油盐酱醋这些小事,更多的则是对于吐蕃来使的评论。

  文人世子们纷纷涌上街头,去往那些权贵世家府门,万人血书,泪斥吐蕃使者不配迎娶长乐公主。

  似乎在这一刻,这个古都中浑浑噩噩的人们被唤醒一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