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第十五道题_呸,我才不想当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张卷子的题量并不大。

  一共就只有十五道题。

  刚开始,20分钟之内龙志飞就轻松的解答完了前三道题。

  但是第四道题和第五道题很有说法。

  虽然只是用了最基本的递增递减数学理论。

  但是每一道题中都会涉及几何、数列、平方的知识。

  颇费了一点力气。

  但就算这样,龙志飞还是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答完了前十四道题。

  正在龙志飞志得意满,以为自己肯定能够赢得过叶秋的时候。

  第15道题的题目一出,给他当头棒喝。

  龙志飞百思不得其解。

  记住网址m.lqzw.org

  “设正整数a,b满足ab1可以整除a2b2,证明(a2b2)/(ab1)是某个整数的平方。”

  这道题特别的简单。

  就连初中生也能看得懂题目。

  龙志飞有些纳闷,为什么最后一道压轴大题会是那么的简单呢?

  龙志飞疑惑的写下了自己的解题步骤。

  “代入a=1,b=1,k=(1212)/(1x11)=1,显然这是一一个平方数。”

  龙志飞熟练地用数论问题写下解答步骤。

  但是会得到一个平方数。

  并不符合题目中的答案。

  接下来。

  龙志飞又用5分钟的时间尝试很多方法。

  平方数、正反平方和……

  但是无论如何,都解答不出。

  龙志飞感觉到自己的面前有重重迷雾,而只迷雾阻碍了他看到问题的真相的路径。

  别说只剩下二十分钟了。

  就算给他两个小时的时间,龙志飞也解答不出来。

  这让他十分的苦恼。

  但他心中又有些庆幸。

  他在华师大第一中学被称为龙神。

  历届大大小小的IMO题全部都做过了。

  能够让他如此困惑的,这是第一道。

  同时,他也相信,叶秋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困惑的不只有龙志飞,而且还有台下的学员。

  学员们纷纷拿出草稿纸开始做试卷上的题目。

  刚开始题目出奇的简单。

  但是无一例外,全部都被这是第15道题拦在了门外。

  众成员议论纷纷。

  “第15道题好难呀。”

  “是啊,我都想不出来破解,第一步就把我挡在了门外。”

  “你们就别猜了,这题需要用到著名的韦达跳跃。”

  “出题的人真是鸡贼。”

  台上的教师们面面相觑,脸上都带着满意的微笑。

  第15道题是他们送给数学国家集训队的一个见面礼。

  此题需要用到著名的韦达跳跃。

  韦达跳跃这一概念还是1988年IMO出现的一个概念。

  1988年IMO第6题被数学史上公认为最难的第6题。

  这道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用到韦达跳跃。

  今天试卷上的第15道题,也是巧妙地化用了最难的第6题。

  所以两道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解题方法和思路却截然不同。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