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南诏公主_太后是个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轻雪握着手里的玻璃杯,细细摩挲。

  这个玻璃杯成球形,圆圆的大肚子,一侧开了个只有只比铜钱大一圈的小口,,杯壁均匀,并且透明度很高,能看见里层有许多气泡,虽然不能跟现代玻璃相比,但是要比宋师傅带来的那两件玻璃器透亮得多。

  “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华轻雪问。

  苏绍文有些紧张,回道:“我……我在里面加了河沙……”

  原来是河沙。

  华轻雪立即明白,河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而石英,是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

  刚才华轻雪之所以会说是个误会,就是因为她记错了玻璃成分。

  古代虽然也有玻璃,但是只能制造一些不透明铅钡琉璃——铅钡玻璃颜色璀璨艳丽,不论是做摆件还是珠宝首饰,都很受人喜爱,这样的玻璃,易碎不耐热,不耐骤冷骤热,只能做装饰品和首饰,不能做容器。

  所以华轻雪才会一直告诉宋师傅,他是做不成的。

  无关乎技巧,而是从原材料上就不对。

  原本华轻雪已经大失所望,没想到,宋师傅的这个小徒弟,竟会琢磨着弄出这样一个球形玻璃杯,开口还如此小巧。

  宋师傅做的那个玻璃瓶,瓶口也小,但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瓶颈和瓶身是两部分,是做好之后粘合在一起的,而苏绍文做出的球瓶是一个整体,非常难能可贵。

  华轻雪又问他:“你是怎么把开口做得这样小的?”

  古代做玻璃采用的是熔铸法,没办法做出这样小的开口。

  熔铸法是将制作玻璃的各种原料磨成粉,装进土模里,经过高温煅烧使玻璃融化定型,冷却后除去模具,再通体打磨。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加工青铜器的方法,成本很高,造型的精致程度全看模具的精致程度,有时一件玻璃工艺品,需要雕刻几十个不同的模具,脱模后再逐个粘合,所以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内里空芯的效果。

  苏绍文不敢隐瞒,小心翼翼回答:“我先做了一个玻璃球,在玻璃液降温时放进去,用金属丝悬吊,等玻璃液彻底凝固,再沿着金属丝把里层的玻璃球一点点敲碎。”

  华轻雪惊讶的睁大眼睛,她没想到苏绍文是用这样刁钻的方法!

  他把玻璃球放进了玻璃液里,挤压出玻璃杯的造型,而等玻璃杯冷却凝固,里面的玻璃球就拿不出来了!于是他把里层的玻璃球敲碎,再一点点把敲碎的玻璃渣清除出来!

  这非常考验力度、角度,还有技巧!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把外层的玻璃杯敲碎!

  华轻雪握着玻璃杯,陷入沉思。

  想要直接让玻璃匠人做出自己想要的试管、烧杯、蒸馏烧瓶,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她需要的是能耐住高温的钠钙玻璃,而不是色彩绚丽的铅钡玻璃。

  所以,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原料问题。

  其次,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