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三十一章:清河崔氏_重生之废后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公主此言差矣。名字二字,便可瞧出一个人父母的本性。日者,君也,岂是寻常人能用在名字里的么?”谢以瑶不依不挠,“若是崔小姐的双亲对我北邺皇室尚怀崇敬,怎生会给女儿起这样的名字?”

  这话杀伤力实在太大,崔羲和与崔望舒皆是跪下来再三称辩:“臣妾(女)不敢!”谢以瑶又笑道:“说起来,本宫倒好似从来没有关心过望舒妹妹的出身。望舒妹妹既姓崔,莫非,是出自清河崔氏么?那可真是彪炳百年、清贵风雅的大世家啊。”

  以棠和景宁闻言却是心神一凛,而崔氏姐妹,已是脸色苍白的无以复加了。原来,清河崔氏本就是中原的一大望族,在并州岚氏入主中原以前,与河东裴氏、颍川庾氏、琅琊苏氏并列中原顶级的四大门阀世家。后来永熙罹难,大宸王朝衣冠南渡,余下的三个世家大都随着大宸皇室去往建康,留在北土的,也就寥寥几房旁支。清河崔氏乃是唯一一家就连本家都留守在中原的,他们与后来入主中原的北燕与北邺合作,历经王朝更迭而屹立不倒,在北邺朝廷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但好景不长。大约是在三十年前,北邺太武帝命时任尚书令的崔氏家主崔湜修北邺国史,因为崔湜恪守史官原则在国史中记载了并州岚氏早期谪居北土、大杀异族起家的不光彩历史,被武帝下令夷九族,女眷尽没入教坊。并昭告天下,朝廷永世不录用崔氏后人,永世不与崔氏联姻。就此,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终因国史之案灰飞烟灭。

  现在,谢以瑶故意抛出清河崔氏来逼问崔氏姐妹,为的就是将她们打为乱党之后,并铲除之。

  崔望舒很快反应了过来,屏息凝神地答:“昭仪娘娘谬赞。臣女的家族,只是清河县泥瓦匠的出身。哪里是什么名门之后。”

  “妹妹这可就说错了。”谢以瑶显然有备而来,“既然妹妹籍贯乃是清河县,崔氏在清河县绵延近百年,但凡是姓崔的,多少都与他家有些关系。妹妹又说家里乃是泥瓦匠的出身,试问哪一门哪一户的泥瓦匠,能为儿女取出‘望舒、羲和’这样极富文化内蕴的名字?”

  “这……”崔望舒被她逼问的哑口无言,一时愣住。以棠笑了笑道:“昭仪娘娘可是多心了。望舒、羲和乃是传说中的日神月神,民间知道不足为奇。何况昭仪娘娘方才不还嫌崔家伯父起名不稳妥么?若是个文化人,也不会为崔小姐起这样招摇的名字了。”

  崔羲和闻言亦道:“回昭仪娘娘,亡夫身前,确是清河县的一名泥瓦匠。清河崔氏虽然没落了,但整个清河,却因了清河崔氏而兴起了读书的风气。亡夫也是耳濡目染,略识得几个字。”

  “只是耳濡目染么?”谢昭仪冷冷相视,“泥瓦匠的家庭,好似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