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砍柴、腊月_古代小平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山村地处偏南,四季常温,冬天不长,温度处于零度以下的最长时间不超过一月,加上最冷时分也不过零下几度,所以平山村村民一般不会特意上山砍柴,家里收的稻草、玉米杆、花生藤、下田干活铲的草拿回家晒晒就足够日常的生活,上山多是收集掉落在地的松针、松枝,回家引火。这活儿,半大的小子就能上山干好。

  即使如今已是腊月时分,大平山还是满眼苍翠,只是地上枯草多了些。偶尔还能看见野兔子蹿过,听见野鸡咕咕的叫声,不过,杨大川不为所动,他今天是来打柴的。

  杨大川也没进山多远,就在自己后院往里走了两刻钟,后院山上是一片杂木林,平常又没有村民过来砍柴,已经长的很粗大了,杨大川想,自家后院这片林子也要修整了,太过茂盛,差不多连路都看不见了,有什么个野物藏在里面,跑到自家就麻烦了。

  恰好看到这里还有两棵枯松树,决定就从这儿往下砍。先把这两棵枯松树修整好,砍掉大树枝,剃掉小树枝,再把这些树干子砍成一米不等的长度。松木好烧,杨大川又找到了两棵枯死的松树,本来他还想把树根也挖出来,树根晒干后,冷天时,放在火塘里,做饭做菜烧水取暖,一个树根能烧好几天。但是,今天没拿锄头上来,只能先记着地方,后面再来了。

  杂木按理说要比松木好砍,但是这一片林子太过茂盛,里面枝杈太多,杨大川只能沿着逐渐被淹没的小路修剪,先把路清理出来。他如今的身体好,即使柴刀并不趁手,小孩手臂粗的杂木也能一刀砍断,为了省时省力,他也多是砍这么大的杂木。

  时间慢慢过去,杨大川也不知自己砍了多少了,砍完先放在一边堆好,抬头看看了天,估摸着差不多有下午三四点了,就开始捆柴。捆柴也是个技术活,柴捆得不紧实,一路走一路掉,还没回到家就掉了一半,待自己辛苦回到家还得被爹妈收拾一顿,嫌弃砍得太少。

  被教训了,就想得到父母的夸奖,在兄弟面前长脸。下次砍柴就闷着头猛的一顿砍,砍到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是否能挑回去。天黑透,还没回到家,父母担心上山来寻,最后还是落不了一顿责骂。不过,农村孩子皮实,家里爹妈的责骂从不放在心上。现如今身体好,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五六百斤他也可以担起来。最后,除去那四棵松木,杨大川还砍得了有5担柴。

  挑柴是非常累的活儿,沉重的担子压在肩头,时不时的就要换一次肩膀,老手的两个肩膀都能挑,差劲儿一点的只会用一个肩膀挑担。小时候,刚开始学挑担,不会用肩膀,都是驼着背,把担子压在背上挑回去,被大人呵斥后,学着用肩膀挑,刚开始总会红肿磨出血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