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军思退,刺客本质_斗将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官,然后又亲自在低级军官中一一拔举出来。

  这些人对鹿梧忠心不二,在屈大忠看来,没有鹿梧坐镇中军安定人心,没人可以指挥这样一只大军,便是江家那个老狐狸也不行。

  更何况江家那个老东西,论起兵家武道还行,可论起指挥大军作战也没啥经验,最多不过是个普通边军将军水平,绝不可能这般滴水不漏。

  屈大忠开始还想示敌以弱,看看能不能把鹿梧钓出来,可后来他全力以赴,也不过是略占上风——当然,这和对方占有通河城地利有关,可这也说明对方绝非等闲之辈,而且小心谨慎之极。

  面对这等对手,若是时间充裕,而且没有斗将潜伏左近的话,屈大忠还有把握拿下对方。

  但如今楚王被杀,连首级都被那小贼带走,消息传来,必然动摇军心,那这一仗就难打了——取胜自然是没指望了,就是全身而退都很难。

  更难的是,燕齐两国对楚国一向虎视眈眈,得到楚王被刺的消息,只怕还要令生变化——就算前面已经通过外交手段争取了一段喘息之机,可这时代早已不是那个君子一诺千金的时代了。

  谁都不敢保证这两大强国会信守诺言,错过征伐楚国的机会。

  如今自己只要一步走错,便有大军溃灭之危。

  若是自己手下这支大军崩溃,先不说燕齐两国肯定要趁机发兵攻打,光是南方鹿梧麾下大军顺势北上,就足以让楚国有亡国之危——短时间内,楚国根本凑不出另一只足以抵挡鹿梧的大军。

  所以,现在最关键的是率领大军回到银屏城,以银屏城为中心,借助地利用较少兵力建立起一条防线,然后赶紧把边关精锐带回去,防止燕齐两国趁火打劫。

  只要北边稳住燕齐两边防线,南边顶住南方鹿梧大军,度过这段时间,等新王登位缓过气来理顺朝纲,以楚国的近千年积累下来的底子,依然大有胜算。

  楚国立国九百年,比这更难的时候也不是一次两次,不都撑过来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将麾下大军安全撤回银屏城,并稳住银屏城防线——近百万大军对峙,想要撤退绝非易事,这中间步步惊心,决不能有半点大意。

  而且,若是能在撤退途中设下埋伏,引南方贼军来攻,从而一举溃灭南方贼军那就更好了。

  屈大忠脑海中千回百转,先考虑各种情况意外,再考虑每一种情况的应对预桉,还得考虑鹿梧那厮回转过来,在半路突然跳出来截杀大军。

  别说不可能——百万大军在这边对峙,那厮竟然直接跑去埕都刺杀大王,这是正常人想得到的吗?

  正常人很难理解这种思路。

  只能看公孙伯阳宗师那边情况如何。

  当日,屈大忠曾问公孙伯阳,若是跳出兵家作战的眼光,单单以登峰造极的武道高手角度来看,那鹿梧如何才能最大发挥自身作用。

  武道宗师公孙伯阳说,若是以他的角度,最多不过是行刺杀事而已。

  屈大忠当时只是一笑而过,想着武道宗师和兵家斗将到底不是一路人,不能将此及彼混为一谈。

  可等到鹿梧冲击宫城、刺杀楚王消息通过飞鹰传书传来之后,屈大忠才惊醒过来——那鹿梧的思维方式只怕不是兵家斗将的路数,而是武道极巅的宗师思维。

  以这个角度看来,那鹿梧以往的战例,岂不都是刺杀路数?

  只不过他这刺杀手段都是策马正面冲杀而已,看起来像是兵家斗将手段,可若是剥离了手段直接看目的,那还不都是刺杀?

  包括他在吴国刺杀公子纠、南河府刺杀区文毅等等。

  甚至包括在南河府一日落七城的奇迹战例,也都是单枪匹马出其不意,本质上和刺杀并无两样。

  这根本就是一个伪装成兵家斗将的刺客!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