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风雷涌动 (四)_重生之雍正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料想必与那人有关。至于陈鹏年、太子等在御前说了些什么,康熙又因何动了雷霆之怒,他更是不知。至此听得曹寅这般问,心中也是惑然,不及细思,想了想便道:“此间末节处下官尚未细想。圣驾今日巳时抵达德州,卯末便有侍卫、宫监先至传谕,并进驻行在。陈大人都一一布置妥善周详了,最末与下官一道巡检无误之后才去迎驾,并无什么异事。”

  张英留意听着,也未觉着什么异常。只前番听及事涉太子,少不得更添了十分谨慎,遂紧着眉头对曹寅道:“我等大可去皇上面前说情。然那因由似有风闻之嫌,还是不提为妙,再说…。”突又住了,并不往下再说。曹寅与张英私交笃深,看其颦了眉,便能猜着一二。高士奇为什么自己不去康熙御前言说,偏却让方昀来寻他人?高士奇与索额图不睦,早已是人所共知,高士奇此为,到底是为了避嫌,还是要借张英和自己的手对付太子一党?

  果然,张英顿了一之后,又看了看方昀,续着前言道:“就做你说的前情属实,失察之罪是免不了的。只是,再若攀扯上太子,可就难说圣心何为,保不齐会弄拧了。这事儿想来,约是下头奴才们毛手毛脚的失了照应,陈大人忙着迎驾,一时难以看顾的过来……”此话未完,三人霎时面面相觑,症结处便在这么无意一语中都明了了。

  曹寅暗自倒抽了口冷气,不觉心惊。若是太子授意,遣了内侍,于进驻行在后寻个当口做下此物栽害陈鹏年,本就是个极容易的事,如此一说,也能把这会子所见所闻的桩桩事体都串在一道。如此一来,非但陈鹏年断无全身之理,就便自己明日去说与康熙知道,这事也无从查起。一句无凭无据,就能扣上一顶构陷太子的罪过。可若不是太子,谁又有这能耐和胆子?再想想白日里亲见太子的言行,此事所为,定无第二人了。念及此,曹寅重重地叹了口气,负手转身,面朝着中堂里那长幅山水不语。

  约莫过了一刻,方昀见着二人还是不做言语,既心急又心惧,却又不得催促,生怕再如高士奇那般,给推搪了回去。嗫嚅数次,却只得一脸焦虑的神色等着二人。张英看得分明,想着这事还需细作商量,却不便再留方昀在场,出言宽慰了一番,同其一道步出门外,又好生嘱了几句着其先行返去。这才回转书房,阖了门,道:“楝亭,这事上你是怎么个章程?”

  曹寅苦笑,道:“敦复兄,我是信佛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再说,陈鹏年之事,摆明了内有蹊跷,御前这一遭,怕总是要走的。”张英颔道:“话是如此,可那一位……?”曹寅默然,片刻才道:“到得御前,只提求请,绝口不说其他便是。”张英顿了顿脚:“这个高江村呵,生把方昀推到我等这里,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曹寅轻叹了一声:“他是算准了,若我去求,皇上多半会赦了陈鹏年。”张英显出些不解:“他如何便有此一想?”曹寅在案旁坐了,悠悠道:“昔年陈鹏年曾于江宁任职,为一桩公事,我与他颇有嫌隙,陈鹏年在夹片中参了我一本,参劾之前,还曾把弹劾之词给我看了,以示无私。官司最后打到了御前,皇上体恤小弟,折子留中不。可经了这事之后,他那份公心,我也常自感弗如。如今,若是他的冤家对头去求了皇上赦免,你说,皇上会如何处置?”张英自然知道曹寅在康熙心中的份量,也叹了一声,道:“高江村不愧是个鬼才,主子爷的心思,只怕他早琢磨透了。”言毕,两人相视一番,又默默各自想着心事。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