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喜讯 二_重生之雍正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罪你的意思。当时也是和上书房几位大臣廷议,是朕要你们说出对撤藩的看法的。不过,你为上书房重臣,应当未雨绸缪,以为君父分忧,只是你眼界不明,以致谏议不当,现在事实证明,你说错了,朕说对了,朕免不得也要稍做惩戒。”

  说到这里,康熙停了一下,看到索额图一脸的紧张,“扑哧”一笑,道:“这样吧,就罚你输捐五百两银子,为朕在宫中摆一场庆贺堂会,请今日在场的所有官员们都去听戏,如何?”

  听到这里,索额图心中长嘘了一口气,而纳兰明珠却是失望不已。满朝臣子也开始轻松了起来,整个场面顿时活泛了许多。

  康熙转向群臣道:“尔等对适才两位上书房大臣关于云南设府置县,抑或是设置流官的建议有何看法?”

  这时,另一位一品大员出班,这人胤禛倒是认识,就是南书房的总师傅熊赐履,已是五十多岁的样子,着仙鹤补服,顶戴上一根翠森森的单眼花翎,瞧着白净脸庞,瘦削的颧骨,唇上的髭须也有些花白,只是眼睛仍旧晶亮,跨前一步道:“皇上,臣以为安抚云南的前提,吴三桂已经为皇上预备妥当。”

  “唔?怎么说?”康熙有些惊讶,问道。

  “云南久在吴逆治下,吴三桂为了谋逆,这些年做了颇多准备,积累资源军备,以期与朝廷对抗,而这些都来自于对云南境内的横征暴敛,万民积怨已深。我王师征讨之日,就是解救万民于水火之时,皇上讨伐吴逆,正是民意所向,岂有不箪食壶浆以迎之理?此乃其一。”

  康熙笑道:“好你个熊赐履,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朕倒真想听听你的其二其三,说下去。”

  熊赐履略一躬身,接着道:“此为天时,要云南安,尚需地利人和。有此三样,即便匪患,也不过是疮疖之患,不足虑也。正如索额图,明珠两位大人所言,云南地处西南,环境复杂,且瘴气丛生,如果无地利之便,即便朝廷以后剿匪,军队也很难占得先机。臣以为可以双管齐下,筑路开山,以通地利,以徭代税,朝廷赈济,以安民心。如此,皇上可得云南全境安。”

  康熙赞许地点点头,道:“甚妙,不愧为老城谋国之言。不过,朕之所想不只如此,待拿下云南城,朕要下恩旨免除云南全省三年的钱粮,让那里的百姓休养生息。对于参与筑路或开山的工役,着当地的官府,除了多加给与工饷以外,另外恩免两年的钱粮。朝廷在道路可达之地,设置府县,三年一任,由吏部挑选能吏赴任,到期回京加两级候选,遇缺先补。边远之地,分封土司,设置流官以共管,诸位臣工,尔等以为如何?”

  所有朝臣,一起拜倒,心悦诚服呼道:“吾皇圣明!”

  胤禛也在心中为康熙的德政感佩不已:为君主者,能够时时将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中。康熙的作为,确可担的起一代名君的评语。

  此一议,康熙在表面上采取了熊赐履的部分说法,但是加恩更重,显出帝王的慈悲,更重要的是,他的一言一行说明,他才是圣虑周详。

  接着就是例行的论功行赏,几个大了胜仗的官员每个都赐了黄马褂,加官晋爵不等。

  一场朝会,就这样结束了。几个时辰之中,数位朝廷大员轮流粉墨登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让胤禛看了一幕精彩的演出。胤禛第一次意识到,政治决不是如自己最初所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表面的祥和之下掩藏的反倒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最新全本:、、、、、、、、、、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