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倭人太矮,须尽灭之_三国之再续雄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万大军悄悄分批送往辽东,在乌桓尚未反应过来之前,突然兵分十路进攻乌桓草原,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征伐,将乌桓人杀得只剩十万不到,最后将塌顿单于围在鲜卑山老巢。

  塌顿乞降,申请加入汉籍。王嵩下令将这十万乌桓人内迁至兖豫徐三州,每州各三万,分散屯住。

  随后,王恒又北征夫余,仿乌桓旧事,先减少人口,然后融入汉族。

  对于此时人数较少和势力较弱的蒙古、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则直接采取汉化政策,吸纳进入辽东和冀幽等地从事农耕。至于北方草原,则在草原上修建城堡,扶持汉人垦植放牧。

  ……

  秋季将至时,征东元帅王恒调动蒋钦的幽州水师,运送十万大军至朝鲜半岛的江华湾,一举灭掉了马韩和辰韩两个国家,然后挥师向北,与马超合击高句丽,历时两个多月,高句丽投降并宣布返回汉籍,此后不再自称朝鲜族。

  于是,王嵩下旨新建一州,称为辽州,其下辖九郡包括:辽东郡、玄菟即、乐浪郡、吉林郡、黑龙江郡、以及朝鲜半岛上的乐浪郡、高丽郡、马韩郡和辰韩郡。

  原公孙康手下降将柳毅,因熟悉辽东和朝鲜半岛的情况,被王嵩任命为辽州刺史,其它各郡也都由朝庭派大将担任郡守。

  ……

  打完了朝鲜半岛这一场战役,也就到了冬季了。群臣们都建议休兵半年,在天气回暖之后才渡海征伐日本。

  但王嵩知道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的海上风暴,只有冬季才是最少的。

  原本历史上的元朝,忽必烈两次派兵东征日本,第一次在深秋季节,遇到风暴被吹翻了200多艘船只,第二次是在春夏交替季节,遇上台风全军覆没。

  为此,王嵩又向这些文武群臣们科普了一下太平洋的季风气候,要求针对倭岛的大规模的渡海行动,必须在十一月份和次年二月份之间。小规模的渡海行动则要征询海边有经验的渔民的意见。

  在王嵩解释和坚持下,王恒和马超率领第一批五万大军,乘坐蒋钦的幽州海船,从原辰韩国的釜山港出发,横渡朝鲜海峡到对马岛,再横渡对马海峡,成功登上倭岛中的九州岛,然后,数天之后,关羽和王双率领第二批五万人马再次东渡倭岛与王恒汇合。

  至于为什么又派关羽和王双去倭岛?

  王嵩有自己的考虑:

  其一是,王嵩还是有些不放心马超这种狠人,怕马超拥兵自重,欺负王恒甚至对王恒不利。所以,王嵩把关羽也派过去辅佐王恒。有关羽在王恒身边,便可鬼神辟易,没人敢动王恒的坏心思。

  其二是,关羽和王双都是身高九尺!也就是米以上!

  而日本人在汉朝这个时代,平均身高还不足六尺,也就是米以下!

  这种巨大的高度差使得关羽和王双必然对日本人非常蔑视。

  同时,在关羽和王双出发之前,王嵩也找他俩深入交谈了一次,目的就是让关羽和王双都明白:一旦让日本人融入汉族,将对汉族的民族体质造成巨大的影响。

  所以,对日本这个民族,必须灭绝之!

  ……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