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4章 大叫一声“发克澳”_三国之再续雄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罢,曹操将王嵩的书信传示给众人,众人展眼望去,见信上只有两个遒劲的大字——“鸡肋”!

  众将茫茫不解,皆问此字何意,唯有许攸默然不语。

  曹操道:“许子远应该是明白了其中深意,不妨试言之。”

  许攸道:“王嵩信中之意,是催主公早做决断啊!”

  众人依旧不解,曹操笑了笑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也。”

  这样一说,帐中众人尽皆恍然大悟明白了王嵩的深意:巨鹿城对曹操来说,就像一块鸡肋一样,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曹操决非优柔寡断之人,当即便做出了退兵的决定。但是二十五万人的撤军可不是说撤就撤的。

  夏侯惇道:“王嵩的十几万军队驻扎在城外西边十里之处,我们撤军,恐怕王嵩会来干扰。”

  曹操想了一下,大笑道:“无妨,我只要写一个字给王嵩,王嵩必不会来追。”

  说罢,曹操拿起笔来,在王嵩书信的背面,一挥而就,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武”字。

  众人不解其意,曹操笑了笑道:“武者,止戈也。我将此字给王嵩,就是告诉王嵩,他若要战,那我就以暴制暴,跟他打下去。他若不想战,那就将“武”字拆了,变成“止戈”。我军实力并不弱于王嵩,王嵩见到此信,必不会来追。”

  众人闻言,尽皆高呼:“主公高明!”

  马屁之声如潮,让曹操得意不已。

  书信送到唐军大营,王嵩打开一看,也笑道:“曹操已决定立即退兵了啊。”

  众人问其原因,王嵩道:“曹操之意,乃“止戈为武”也,有不惧一战的意思,也有罢战言和的意思,这是在暗示我,他退兵时,我不要去追击他。”

  关羽道:“我们与曹操无任何协议,他只是写了一个字过来,他退兵之时,我们又岂能不乘胜追击?”

  郭嘉道:“我军在城西十里,曹操从东门撤军,我们要追也不容易,而且曹操退兵,也必是梯次退兵:步兵先走,骑兵后走。若我军追击,恐怕会中了曹操的埋伏,因此,确实不宜追击。”

  王嵩点了点头道:“本次与曹操之战,应该是告一段落了。待我收拾了公孙康,再来找曹操算帐。”

  贾诩道:“确实如此。冀州是块又大又好的地方,待发展起来之后,主公就会势力大增。到那时,曹操必不再是我军对手。”

  王嵩想了一下道:“这种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今后能避免还是要尽量避免。一统天下,除了武力征服之外,也还有很多辅助手段的,比方说:经济手段、舆论手段、战略布局等等。”

  众人闻言,尽皆叹服,马屁如潮。

  接着,郭嘉又问道:“主公用“鸡肋”两字劝曹操退兵,曹操用“武”字劝主公让他安然离开,彼此隔空交手,旗鼓相当,真是一段佳话啊。”

  “旗鼓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