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〇七二 病人十六_今安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太太心中算盘打得哗啦啦响,表面仍旧风平浪静的盯着他微笑,徐少谦自是浑然不觉的。他也在笑,笑的是别的使他开心的一回事。

  徐少谦说,“近来几周天气都不错。”一边说,脑子动的却比思维还要快。心头想到一个哄太太开心的法子,不自觉又微笑起来,嘴上却不大跟得上。

  文妈也觉得稀奇,“老爷什么事这么开心?”

  徐少谦想给太太一个惊喜,只摇摇头,乐得推门出去了。

  文妈便又去看徐太太。

  徐太太倒不急着问他究竟什么事开心——是很久不问了。很多年了,但凡在她面前,徐少谦总是这样笑着,即使天大的事也不让她担心。

  到了她心里,却又是另一种滋味。他讲了,她未必能懂,没得木着一张脸凭白使他扫兴;甚至心里早已翻江倒海了,仍旧为了使她开心而编一些笑话来,也不知是不是在心如刀绞的保持微笑,而她仍旧不能懂得他的苦与乐。有时这样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都益发使得她打心里眼觉得自己不算的是个好妻子——不是个好的倾听者,不是个好的解忧者,更要使他多一门心思来哄她,为了她担惊受累。

  其实从前也不是这样的。

  三岁举家从北京城逃出来,十几匹马车,全带着父亲兄弟们的藏书。到广州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家中兄长颇多,哥哥们去学堂念书了,能陪伴她的也只有那一些书本。但她偏不爱念圣贤书,独独最爱《忠烈侠义传》。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也是幺女,自小宠爱到大,即便差了些规矩,倒也由着她去了。

  从前北京城里的百姓大多痛恨洋人,崇拜义和团,她也是。后来远在广州听说义和团被灭了,她伤心了好长时间,做什么事都泱泱得提不起兴致来;再后来,民国成立了,男人们剃了辫子,大街小巷里什么都是崭新的,她也欢欣雀跃了好一阵子;然而民国却不是她想要的民国,朽木似的旧朝代翻了页,仍旧还是乱糟糟的一盘散沙。

  再后来,家里人给她寻了一门亲事——门当户对的人家,一表人才的少年。说是“少见的才学聪慧,神思敏捷”,父亲与兄弟曾叫他来家中一次,考他诸子百家与九艺之书,兄长拿洋文考他天文地理理化政史,无一不对答如流。一开始父亲叫她在帘子后头听着,本意是遵从女儿心意让她挑选定论,最后却当堂替她拍板作了决定。

  一开始,她对这门亲事是千般的不情愿。她的意中人应当是文武双全,飘然盖世的白玉堂;而面前这个,不过是个面容清秀,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罢了。成亲那晚上,他却只跟她说了一句话——“你别担心。今天之后,未来种种艰难困苦,我都替你遍尝七分;柴米油盐的不如意事,便尽是我的过错。”

  当时她听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