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此去通途11_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坟墓。

  哪怕是一个找不到尸体的人,也不应该连个坟墓和牌位都没有。

  系统虽然没有给她剧本,在接受这个世界信息的时候,谢雁就得知[有三个大纲节点],第一个节点的剧情,是她抛弃弟弟离开,开启新生活。

  原文这样写道弟弟死前握着的照片,“那是一个曾经来这里下乡的知青替他们一家人拍的,照片并不全,面有他们的母亲,外婆,一对姐弟,照片的姐弟都还是婴儿,有父亲那一处的照片则被撕掉。

  是她临走的时候撕掉的。”

  她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带走照顾她那么多年的外婆的部分,为什么不带走朝夕相处的弟弟部分,甚至连母亲的照片都没有,只是撕父亲的照片。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怎么才能离开原本生活的村子,抛弃弟弟,过所谓“城里人的生活”?

  很简单,她找到了“另一个亲人”。

  带走父亲部分的照片,并不是因为对这个毫无印象的父亲有多么深刻的感情,是可以依靠照片去寻人。

  王大财的表情告诉谢雁,她没有猜错。

  姐弟两的父亲,并没有死。

  王大财被她问懵了,“你,谁和你说的?”

  “没有瞎说,王叔,你已经照顾们很长时间了,想知道,爸在哪里。”

  王大财她很久,才叹口气,让谢雁跟他去另一间房,关上门,才和她说出了真相。

  原来,谢雁的父亲并不是本地人,是从大城市来这里山下乡的,时间长了,就和两个孩子的母亲有感情,也在这里成家立业。

  和时的大部人一样,他们以为自己的人生,或许就要永远留在这个贫苦的大山里。

  直到政策变,那一年,全国各地,无数下乡的青年们,再次拥有回到故乡的机会。

  是留在这个交通不便,吃不饱饭的贫困地区,还是回到自己受教育的城市里,大部分人选后者。

  回去的人,并不是可以自己做决定,带走其他人的,因此很多家庭就这样分开,丈夫、妻子回到了城市,却留下更多的人。

  走之前,谢雁的父亲保证过会想办法把家里人带回城里,人走之后,刚开始来过一封信,让他们不要担心,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

  王大财叹了口气,“那封信是我转交的,后来被宋婶烧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许是对他失望。别的村子都开始传,谈论着很多回去的知青不会再回来了,原本也没有让他们带家庭一起回去的政策。”

  “你妈本来身体就不好,得病,再听见这些说法,更好不。她死后,你外婆和说,别让孩子们知道这些,与其让村子里的人说闲话,不如直接说孩子他爸摔下悬崖死了,就当没有过这个人。”

  王大财和盘托出,“小雁,你还小,这些事情王叔不应该这个时候告诉你,是……”

  是谢雁已经猜到了。

  她只说,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