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九章 还能捆绑上位?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的心思别猜,猜也猜不到。

  王鏊丁忧,吏部右侍郎空缺。众多的眼睛盯着。其中吴宽、王华的呼声最高。吴宽丁忧后还未复职。丁忧前正是吏部右侍郎。王华就不说了,每日在文华殿进进出出,深受太子看重。

  两人呼声高,也与谢迁的暗中操作有关。在弘治十二年北直隶粮荒、江南粮荒影响下,下台了一堆江南籍官员。刘健在六部有马文升,李东阳有刘大夏。谢迁只有七十多岁的刑部尚书闵珪能助力。闵珪又能熬多久?谢迁急需帮手。

  官员考核、升迁都与吏部有关。吏部侍郎的人选需要经过廷推决定。

  内阁、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卿等大小九卿在集义殿开会。

  原本刘健也想推荐自己的小老弟,结果太子一上来就道,“漕运改革相关条例詹事府整理完毕。本王提议由吏部左侍郎王琼担任漕运总督。大家议议。”

  漕运关乎粮食大计,也在廷推之列。

  众人愣了愣。漕运总督同样也是个香馍馍。漕运除了有来往大运河的运船,还有数百艘海船。占城与天津卫每月固定的粮食运输也属于漕运管辖。随着海禁废除,新的漕运条例还包括海外固定航线。

  王琼以勤勉、干练闻名,是位实干型能人。运气也不错。在弘治十二年京察大批官员遭贬黜的时候,破例跳级任吏部右侍郎。原本这位置是弘治帝留给吴宽的,被小心眼的朱厚照弄给了王琼、让吴宽继续家里蹲。三年考评优异,从右侍郎升任左侍郎。廷推很快通过王琼调任漕运总督一事。

  现在吏部左右侍郎都空了出来,众人一致看向朱厚照。

  明白太子心中有人选。没人开口举荐了。等着太子放大招他们接招。

  “本王举荐礼部左侍郎焦芳调任吏部左侍郎。吴宽任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李杰升任礼部左侍郎。王华任礼部右侍郎,并仍充经筵日讲官。节省时间,要同意一起通过。不同意再换一批。”朱厚照翘起二郎腿很不正经地道。

  集义殿有很好的聚音效果。朱厚照的话清晰传到每位人耳中。

  “一起议?”刘健怒斥,“吏部、礼部侍郎都是朝廷重臣。岂能向商铺卖货一样捆绑卖!”

  用焦芳捆绑吴宽和王华上位,亏太子想得出来!

  “议事就议事,别夹带私货!囚牛商行卖老花眼镜捆绑鼓山茶销售乃商业止损行为。每人视力受损情况不一样,为了平息老臣们对本王的怨念,本王只能命弘仁殿量产老花眼镜,不同的规格都要有。有些规格卖空,有些卖不出去砸手里。福州茶商大方地掏出大笔银子要囚牛商行代卖。收钱办事乃人最基本的素养。于是这般,刘首辅应该理解本王的难处。”朱厚照五官挤做一堆卖惨,睁眼说瞎话的本领又上了一台阶。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