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五章 给你们开开眼界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文中……)

  大明立国一百三十多年,不提有世袭爵位的勋贵,单是官宦世家就有很多。三位内阁,除了李东阳祖上行伍出身,刘健和谢迁都是官家子弟。詹事府官员,至少有一半人祖辈就当了官。

  弘治十二年、十五年科举取仕,寒门的数量比之弘治元年低很多。

  众所周知,家世好更容易成功。

  官场的上升渠道越来越窄。

  朱厚照是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用人看重能力。他让无数高官权贵气得跳脚、抓狂,也让寒门出身的官员看到了仕途的希望。有一大批人坚定的围在朱厚照身边。《京报》报馆是他们的集会场地。报馆里的撰稿人、记者,都是一群可用的热血青年。

  达延汗亲笔写信提供了首批通婚的名单,名单上的女子各个出身那颜贵族,男子在鞑靼的身份地位不低。朱厚照也不能弱了气势。他让刘瑾放话,和鞑靼通婚之人会受到重用。

  刘瑾接手了组织人和鞑靼集体相亲的差事。大明首批通婚的对象从举人、国子监监生中挑选。随着朝廷任用官员的门槛越来越高,监生只能从事文吏的工作,很难当官。举人想要当文吏难上加难。举人和监生的社会地位不低,只是没有体面的工作。只要他们和鞑靼通婚,保证能拿到七品官!

  不过报名通婚的大明女子寥寥无几。通婚的鞑靼男子有达延汗本部察哈尔的千户,有年轻的那颜贵族。女方的家世不能太差。要让通婚达到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女方还要心甘情愿。这可是一个大难题!

  刘瑾把难题摊在了朱厚照的书案上。

  “你的字越来越像样了。”朱厚照把目光从一堆奏折中收回。翻看刘瑾写出来像模像样的文书。

  刘瑾抿了抿嘴:“奴婢想给小爷分忧。一日都不敢懈怠读书习字。”

  朱厚照笑了一下。忽略刘瑾近期胆肥下犯下的小错。

  “工部因贪污罢免的官员在青土城、亦集乃干的不错。”朱厚照说的那些人,是三年前从囚牛商行购买记录中排查出的贪官。

  “前阵子商人卢安福牵连了不少官员吧?”卢安福买通不少京官弄出了皇宫轰炸的惊天巨案。此案处罚极重。直接经手流出火器、热气球的官员秋后问斩,收过其贿赂数额巨大的入狱重罚,失职的罢免。与卢安福有过联系的官员陆陆续续被查,有的被外放,有的贬官,有的终身升职无望。

  朱厚照点了一句。有些官员为了升官没有下限。牺牲女儿的幸福算得了什么呢。

  “等有了适合的人选,让瑞安侯把人介绍进奶茶铺聚会中。找人灌输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再让人教她们蒙古语。本王会给她们诰命、添妆,让她们有尊荣。”

  通婚也是安排细作最好的机会。现在大明和鞑靼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朱厚照有底气,不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