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章 三从四德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要树立至尊无上的威严,必须保持神秘感。尤其不能让人揣摩出行为规律。如同太祖和太宗,都留下喜怒无常的评价。

  这一点上,朱厚照做的很到位。至今无人摸透他。马文升的癫狂,引得百官议论纷纷。什么样的猜测都有,同样无一人猜对。

  “官员们都猜了些什么?”朱厚照翘着二郎腿,手中翻看刑部整理出来的《海运法》。

  宋元两朝都有远洋贸易,宋朝已经把市舶司规范化,从现实发生的远航贸易摩擦中摸索出条条框框,比较著名的有《广州市舶司条法》。明初的市舶司,基本依照宋律运转。刑部稍微修改内容,大明首部《海运法》出炉。

  朱厚照没学过法律,装个样子查阅,只是为了表示对海运的重视而已。

  刘瑾把百官的推测当笑话讲出来:“有的猜,小爷点名马尚书出任三边总督。”

  “呵呵。”

  “还有的猜小爷说了一箩筐好话安抚马尚书。马尚书在吏部还能留任三年。”

  “呵呵。”

  “兵部有官员探奴婢口风,问小爷是不是同意了马尚书上报的人选?”

  “呵呵。”

  “更夸张的是,有人说小爷想给马尚书封爵位。马尚书曾经从土鲁番速檀阿麻黑手中救下哈密忠顺王。也算得上军功。”刘瑾用余光观察朱厚照的表情。

  朱厚照曲指敲敲沙发椅扶手,脸上收敛了笑容。刘瑾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偷偷观察刘瑾。刘瑾的功利心很强。这种人如同一把双刃剑。用的好所向披靡,用的不好伤己。刘瑾特别留意他反应的地方,恰恰也是百官最关注的地方。

  百官们身处权利的漩涡,一有风吹草动准会一惊一乍。之前反对太子府迁往哈密。现在看出哈密的军事、经济双重价值,不但改变态度还想和武官一起从战争中分一杯羹。

  无军功不封爵。王越以文官的身份封爵,罕见之极。虽爵位不世袭,但彪炳史册,万古流名。哪怕王越在世时被帝皇冷落了十几年,被同僚们骂阉党,留给后人的也会是好名声。马文升如能两次平定哈密,继王越之后封爵的可能性的确不低。

  爵位是一方面,官职是另一方面。见他有抬举六部削弱内阁的意图,吏部尚书显得更加重要。

  觉得他会换内阁,暗中蠢蠢欲动;觉得马文升年老可以腾位置了,流言四起。

  再想到东厂和锦衣卫分别送到他手里情报,朱厚照很想大声问官员们一声——你们累不累啊!

  朱厚照仿佛听到物体刺耳的摩擦声,心里窜出无名怒火。想想类似的事情还要遭受几十年,他烦躁地想撞墙。

  皇帝爹肯定是被年复一年的糟心事折磨的血压居高不下!

  几个深呼吸,平复情绪。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兼养家糊口的重任!怒火只会吞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