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五章 少管闲事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照笑容僵了僵。

  曾鉴明着请示,实为上眼药吧?曾鉴就不怕宦官掌管的东厂找他麻烦吗?工部捅出大篓子,尚书本就要担责。

  狐狸窝里藏着为数不少的刺猬。想要掏狐狸窝,扎手啊!

  不过,他喜欢!

  和老狐狸们过招,是平淡的宫廷生活为数不多的乐趣。既涨关注度,又能骂人解压。

  朱厚照敲敲脑门思考片刻:“盘活经济有一招称为‘提高内需’。内需,是指国内需要。相应的也有外需,就是指海外贸易。详细来说,就是想要大明商业繁荣,宫里和朝廷要学会花钱带动国民经济。”

  曾鉴面沉如水,眼眉间出现川字纹。一双眼珠子向左上看,表示正在认真思考。朱厚照又抛出了一组新词汇,足够让“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官员消化一阵子了。

  “宫中有四司八局十二监,基本能满足皇宫自给自足。差不多和大明各地村庄的现状类似。越闭塞的村庄生活物资越少,百姓也越穷。“朱厚照一点也没有觉得把皇宫比作村庄有什么不妥的。一样都是封闭的小社会。

  “宫里两万人,不包括禁军,每月开销在三十万两银子左右。”比先皇成化时期用度紧缩很多。

  “其中每月有十万由八局的收入相抵,本宫每月贴十万两。朝廷实际负担十万两左右。”

  勤俭的太祖朝宫内费用都没这么低过!官员还要盯着宫里不放!

  朱厚照突然爆出宫里的收支和开销。宦官管着内承运库,账本做的眼花缭乱。百官们对宫里的用度了解的不多。只有殿宇需要新建或者修缮时,工部、户部会知道所需费用。皇宫开销由国库承担。花销大,自然会遭受非议。

  李广任内宫监期间,先后修缮建造寿安宫、钦安殿、毓秀亭、神乐观等,耗资百万两。当时百官弹劾不断。百官并不知道朱厚照为了建净室,前后一共投入了四十多万两,还将继续投入。若是知道,肯定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八局中专门掌管瓜果蔬菜的司苑局,用玻璃暖房种蔬菜。上个月除了供给宫中、赏赐皇亲国戚等,多余蔬果卖到民间酒楼。赚得两万三千两。”

  “京师乃至北直隶的酒楼,在冬日有新鲜的瓜果供应,生意更上一层楼。这点诸位应该比本王更了解。司苑局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各地开始有人有样学样修玻璃暖房。沾光赚钱的人少说也有一千吧?”

  “八局中的酒醋面局,卖出去的调料每月固定收入在五千两左右;面点因为要扣除提供给诸位爱卿的部分,只有一两千两的收入。酒醋面局的人手有限,原料加工都是外聘民间作坊。诸位可以调查一下,间接提供了多少百姓营生。”

  “还有曾尚书提到的针工局。本王出资助让年过二十五的绣娘出宫开绣坊。绣坊挂靠针工局,上缴四成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