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九章 好事从来不易得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一上午的回回文。经过六个月的学习,朱厚照已经能流利地对答、看懂大部分的文字。

  过目不忘在学习语言上没什么优势。朱厚照看了一上午的回回文头有点发胀。不过看看身边上了年纪的英国公和刘大夏,朱厚照深感佩服。

  “刘尚书,学回回文费神。万一真有冲突要打仗,可以找通事翻译。”朱厚照学起来都费力,想劝两位老人放弃。

  刘大夏是个干瘦的老头,年纪比马文升小十来岁,脸上的皱纹比马文升多了至少一倍,瞧着竟然比马文升还大。刘大夏为官多数时间在地方任职,朱厚照对他不甚了解。只知道他知兵事,曾在军制改革前整顿过宣府的军粮买卖。是官员中少数几位明确表明支持改革的官员。

  刘大夏躬身回道:“臣以为可趁西北局势动乱彻底解决哈密的威胁。哈密是西北的大门。一旦被其他势力夺取,西北只有嘉峪关一道险关。如果嘉峪关失守,河西走廊危矣。臣还认为,西域势力全都改信绿教,抑或会威胁大明。”

  “达延汗对父皇册封的西天佛子捧为上宾。不过佛子在土鲁番就不怎么受待见。哈密……暂时不敢对佛子不敬。”

  朱厚照现在知道皇帝爹大力推荐刘大夏出任兵部尚书的原因了。刘大夏和他对西北的想法一致。通过羊毛作坊,朱厚照对君臣一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果下位者无法理解认同上位者的想法,命令的推行会不畅。

  刘大夏瞧了一眼朱厚照的神情,揣测道,“哈密有二心?”

  “据二十八星宿在哈密探得的消息,哈密忠顺王陕巴与都督掊克诸部、阿孛刺等交恶。阿孛刺坚定信仰绿教。土鲁番速檀阿黑麻失踪后,阿孛刺似乎想把阿黑麻的幼子迎到哈密。”朱厚照甩甩头,“不过我们不用急。乜克力部受创后,赤斤蒙古卫缓过一口气,必要时可以让他们向土鲁番移动。”

  “兰州、大同两战重振大明国威。西北与草原各族不敢轻易与大明翻脸。”英国公适时插嘴拍马屁。

  朱厚照小声嘀咕:“如果大肆收购羊毛,他们才真不敢翻脸。”

  刘大夏竖起耳朵:“臣没听清楚,殿下可否再说一遍。”

  “没什么,本宫抱怨几句。”朱厚照摆摆手不想再提糟心事。

  刘大夏和英国公告退离去。跨出文华殿,刘大夏问英国公是否知道羊毛有何妙用。刘大夏看上去年纪大,其实在高品级官员里算是年轻的。他身体非常健康、耳聪目明,没错过朱厚照的自言自语。在官场上,身体也是一种本钱。

  英国公心头百转千回,笑了笑道,“弘仁殿研究了草原的羊毛织毯、羊毛编织品等。工匠们改进纺车把羊毛纺成毛线。毛线编织的衣物可以御寒。太子把羊毛纺织送给河套,想让河套开设羊毛作坊收购草原的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