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子怒,避之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朝财政的困局是什么?

  朱厚照一眼看出了问题,奇怪的是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指出。

  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生存的根基,第二产业工业是民富国强的根本,第三产业则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两个月亮世界取消了农业税,没见对国家财政造成什么影响,反而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

  大明财政的困局,源于大明税种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

  朝廷的税收分为十六类。分别是米、麦、丝、绵、绢、布、棉花、草料、户口钞、杂课钞、盐课、茶课、屯田收入、金银、水银、朱砂等。

  杂课钞也就是杂税。例如番舶抽分、香税、矿银税、钞关税、门摊税、酒醋税、房地契税、竹木抽分、渔课等等。

  如果简单一点划分,把米、麦归于田赋,户口钞为人丁税,其他归于工商业。

  弘治十一年天下赋米1897万多石,麦869万多石。共计2766万石。按照1两银子购买2石粮食,折银1383万两。

  再看杂课钞,有7392万贯多。听上去很多,但是注意,收入单位乃是大明宝钞!京师一贯宝钞兑换通宝3文,这还是朱厚照炒起来的价格。根据官方要求交税时“钱七文折银一分,钞一贯折银三厘”。也就是说每一两白银折换铜钱700文或是333贯。相当于22万两白银。一贯宝钞的官方兑换价为文通宝。

  盐课2049800引。朝廷规定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约莫131万两白银。

  朱厚照核查过史料。宋真宗天禧年间的商税总额为2144万贯,其中盐税340贯。宋朝的货币以铜本位计算,宋真宗时期5贯约等于1两银子。也就是商税折银万两,其中盐税68万。可见,武力值不高、国土面积缩减的宋朝,征到的商税比大明多多了。

  如果按两个月亮世界的税收比例,关税占得比重也很高。这般计算,杂课钞中的钞关税属于关税。京杭运河南北贯通,商贾络绎,征收过往船只、商品的钞关成为杂课钞的最大头收入。哪怕是全算上,也不过22万两。

  根据以上粗略的统计。田赋占朝廷税收的70%以上。盐税占了10%,工商税20%。其中关税占了不到2%。

  田赋很重要,可它就像两个月亮世界的黄金,不管世界发生战乱、天灾还是瘟疫,都能保值。可是投资回报比极低。买黄金的人不会指望黄金暴涨发大财。

  大明的财政收入全部压在田赋上,只能保证基本收入。就像人无横财不富一样。

  立国一百三十年,开垦的田亩多了许多,田赋并没有增多少。朝廷要养的宗室多了,支付的军事开支多了,天灾多了,各种支出多了,收入没变。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官绅阶级把税转嫁到百姓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