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太后的谋划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后,您先别生气,儿臣倒是觉得,长槐这孩子或许有其他见解,您不妨听他说完。”

  诚然,在亲近官家的诸相中,有韩章韩大相公那样有私心的,但也有部分是基于维护皇权,不愿本朝在出一个如先太后那样,心怀吕武之志的太后。

  但太后说的并非没有道理,部分支持太后的老臣,却是知道当初先帝亲政之后,大宋是个什么样子,宋辽边境争斗不休,西北那边又有西夏自立,先帝苦心经营了一辈子,当初的和平确实来之不易。

  该怎么破局呢,站在太后的立场上,其实太后并没有过错,官家背信弃义,朝局每况愈下,太后本来就有拨乱反正的职责,更何况当初还是百官恳请太后垂帘听政,法理上不容置疑。

  想了想,盛长槐只能硬着头皮,再次给太后行礼赔罪,问出了一个问题。

  “娘娘,臣只想知道,您是在谋划什么,今日早朝,看似官家赢了,可称生父为皇考,但谁都知道,官家输了,不仅颜面全失,连带着朝中诸相,已然在群臣中失了威望。但是太后您也没赢,官家认回生父,即便官家表面上仍旧称呼先帝父皇,您为母后,但天下哪有一子双父的,宗庙礼法之中,官家已经不算先帝嗣子,还有,朝中亲近太后的老臣,不是被贬,就是被闲置,娘娘已经失去了朝局,这样双输的局面,是否娘娘刻意为之。”

  韩驸马撇了一眼盛长槐,他其实也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在怎么说,太后都是公主的嫡母,他作为女婿,这种问题不好问,现在盛长槐提了出来,他也想知道答案,曹太后看到韩驸马的眼神,自然知道他什么意思,却没有回答,反问了一句。

  “哦,盛侯既然看出来了,那你觉得,哀家为何要这么做。”

  盛长槐暗自摇了摇头,太后这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如果自己不能猜对她的谋划,是没有任何办法劝说太后改变心意的。

  “臣不敢妄自猜测,但可以确定,从官家骗走玉玺之后,太后您就知道,朝中大势,已在官家,即便是先帝留下的老臣,也都心向官家,毕竟官家才是皇帝。”

  这其实很正常,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太后虽然垂帘听政,但谁都知道,太后年纪大了,又能再活几年呢,先太后当年能够权倾朝野,行吕武之权,那是因为官家登基的时候年龄尚小,先太后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等到先帝成年,先太后日渐衰老,朝中的文武百官,也一步步的投向先帝,除非先太后真的像前朝女帝那样,要不然,这是必然的结局。

  朝中百官性格迥异,但其实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一心为公,比如御史台诸位,如果没有皇考之争,太后如果争权,恐怕他们弹劾的,就是投靠太后的。一种是投机者,比如韩章韩大相公,太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