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北望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南京大乱、西北大乱、福建骚乱、各地风平浪静。

  河南,出兵北上迟迟未决,王泰一直保持沉默,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倡义提营首总将军为奉命征讨事: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特遣本首于本月三十日,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分路进征为前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所过丝毫无犯。为先明文武官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檄文由陕西至山西,再至河北、河南、山东,甚至是关外、江南,一时天下皆知。

  王泰的面前,自然也有一份。

  李自成带兵北上,占领一片凋敝的北地,为了什么?是嫌自己活的太轻松吗?

  长城以外,已经是清军的地盘。长城以内,山东山西、京师腹地,清军任意驰骋,为所欲为。而清军之所以没有入关,显然对接手糜烂不堪的北地,心存顾虑。

  大雪纷飞,天地一片雪白,不知道此时的北京城,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南京已经是“叛军”所据,南迁之能是走海路,当然,运河也不是不行,只是如今是冬天,海河冰冻不通,只能走陆路。

  可以说,崇祯面临的局面,比历史上的甲申之春更加险恶,也不知道,崇祯皇帝会不会南迁?更不知道,如今的形势下,那些个抱着“春秋大义”不放的崇祯朝大臣们,会不会力主南迁?南迁到那里去?

  广东?云南?又或者是杭州?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刚愎自用、倔强倨傲的崇祯天子,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大人,最新的战报!”

  陈子龙上来,把塘报放在了王泰面前的桌上。

  王泰拿起战报,看了片刻,轻声一句叹息。

  崇祯二十年9月23日,李自成东征北京,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10月13日,仅仅20天,李自成就攻克了山西首府太原,杀官军五千人出战尽殁,山西巡抚蔡懋德自缢死,晋王投降。

  10月20日,代州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日,周遇吉退守宁武关,悉力拒守,力战而死。11月3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阵亡将士三万余人,伤亡惨重,李自成下令屠城。

  11月6日晚,大同总兵姜瓖降李自成。

  11月10日,宣府副总兵王承胤杀总兵李辅明,率众降李自成。

  尽管已经猜到李自成会如历史上一样势如破竹,但亲耳听到,还是让王泰不由得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