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2章 回城名额_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2章回城名额

  随着高考成绩公布,双水湾那些原本自信满满的知青,全都找不着人了,没脸再出来吹嘘。

  老支书知道结果后,唉声叹气。

  虽说这些知青考上大学以后就会离开,但好歹也是以双水湾的名义,这就是荣誉。

  好在让他心里平衡的是,整个公社,没有一个考上的。

  大家谁也别笑话谁。

  反倒是徐凤霞对这个结果似早有预料。

  他们这些知青,有时候也会聚在一块学习,谁有几斤几两,真本事还是假本事,根本就瞒不过她。

  只是凡事都有例外,为了安抚,以及优待那些在特别艰苦地区的知青,哪怕没有工作名额,没有考上大学,也可视情况回城。

  更何况,她也不想干涉孙向阳的决定。

  大部分地方,之所以放假,一方面是老师有放假的需求,再一个就是学生家里有不少农活,所以才会放假,放多久基本也是公社决定。

  到时候不得去种地,去干活?

  现在整个双水湾,最清闲的就是孙向阳了。

  陈书婷有些惊讶的问道。

  而一旦名声毁了,又被扣上这个帽子,今后她在双水湾也会寸步难行,说不定还会被从剪纸画小组开除,只要看看宋建强的下场就知道。

  想当初,宋建强在双水湾的知青里面,那也算是代表人物,结果就因为造谣抹黑孙向阳,结果被开除了知青的身份,还被扣留在双水湾改造,失去了参加高考的资格。

  张家栋满脸诚恳的说道,以至于李青青也分辨不出他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

  放了假,难不成还闲着在家里玩?

  孙向阳摇了摇头。

  孙向阳问道。

  而双水湾的老师,也都是知青,正是为当地做贡献的时候,放什么假。

  “啊,你不管?”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就有人开始返城,但只是极少数,而今年,明显多了起来。

  有这个前车之鉴,李青青说什么也不会参与到这种事情里来。

  张家栋见李青青油盐不进,不得不退了一步。

  这也算是看在同为知青的份上,善意的提醒。

  “放心,保管耽误不了上课,实在不行,就放一个月假,孩子嘛,得有一个童年,不能天天学习。”

  张家栋这次来找李青青就是想先探探口风,因为他也想回城,而且还是迫不及待的那种。

  “你打算把回城的名额给谁?”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不少知青父母可能早就退休,换上了他们哥哥姐姐,或者父母不愿意退休,更甚至,压根就没有这种名额。

  陈书婷不由说道。

  不过,还有一点,凡是在当地结婚登记的知青,或者是进了厂子,已经是正式工的知青,将自动失去知青的身份,不在此列。

  但他也没有把李青青的话放在心上。

  张家栋继续问道。

  消息一出,双水湾这些知青立即哗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