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黄花_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汉末年,人们说起“黄花台”这个带有朴素诗意的名字,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冀州馆陶县的黄花台。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光武帝刘秀和郭圣通的女儿馆陶公主就被封在这里。她最风光的时候,在封地内建起一座方形高台,台上加盖观湖楼,并以此为别府。假如一切能够顺利发展下去,嫡公主、嫡长公主、嫡大长公主,她的权势怕是能直追同样封“馆陶”的汉武帝岳母兼姑姑,成为皇帝都要敬着的大人物。

  然而,在刘秀之后登上帝位的是阴丽华的儿子。再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馆陶公主与胞兄、驸马谋逆失败,自缢身亡,死后与驸马一同葬在黄花台西。而这座曾经坐拥秀美风景的高台,也因为谋逆的阴影和怨气的传说,为后来者所弃,渐渐于荒草中腐朽殆尽了。

  盛名不再,但到底曾经是刘氏的皇家建筑。所以当曹操堂而皇之地将鄄城以南眺望濮水的台式建筑命名为“黄花台”的时候,还是引来了几道或深思或鄙夷的目光。甚至有个自诩渊博的世家子张口就问:“曹公怕是没听说过馆陶公主的典故吧?”

  曹操毫不在意,爽朗地笑道:“本朝发生的事情,刚过百年而已,我自然是知道的。但若是要避讳乱汉的吕氏,那天下无鸡;要避讳废帝的外戚,则日月无光【注1】。我看此台之下千亩地,尽是医馆所种的菊花,秋来金黄一片,还有比黄花台更适合的名字吗?便是我不说,周围的小民也会用‘黄花台’称呼它,这就是朴素的民风。”

  张狂而坦荡,天真又粗暴。

  于是,菊花丛中的高台被命名为“黄花台”。在整个魏朝一千余年的历史中,人们再提起“黄花台”,第一想到的就是鄄城黄花台。毕竟,相比馆陶那个已经不辨踪迹的弃楼,鄄城黄花台的存在感要强烈得多——著名的赏菊圣地,也是每年重阳节皇室宴请百岁老人的指定场所。

  乃至于魏朝消亡两百年后,黄花台的大名反而随着《汉末演义》的畅销而越发响亮起来。在这本传奇小说中,有一个章节叫“摆蟹黄花台,争锋笑谈间”。作者用他惊人的想象力,为刘备这个名声平平的汉末人物赋予了几乎和曹操同一级别的枭雄气质。

  不得不说,他误打误撞到了真相。

  汉少帝八年十月,菊花正是开得最旺盛的季节,即便是月淡星稀的夜里,依旧能凭借台阶两旁石灯笼的光看见团团的花影,朝着天边铺展开去。风一吹,细指般的花瓣就打上鞋履,又滚回石阶,铺成薄薄一层花毯。淡香似有似无地在夜色里打着旋涡,引人遐想。

  这个时候的年号已然混乱。袁绍的傀儡有一个,刚死的袁术有一个,自杀的小皇帝有许多,再加上各种阿猫阿狗称王所用的奇葩年号,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