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八十七章 汴京义报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确听着,点点头:“届时,你我皆已不在汴京!”

  “这汴京就让他们去热闹吧!”

  热闹够了,官家就会知道,还是先帝选的宰相,才最适合国家。

  那个时候,也就是他蔡持正回京的时候。

  ……

  刑恕出了蔡确的府邸,就到了司马光的家宅,递了拜帖。

  司马光今日出门去访友了。

  只有其子司马康,带着人在宅子里,捣鼓着官家赐下的活字。

  司马康得知刑恕来访,立刻就热情的出来迎接了。

  “和叔来得正好!”

  “某正想请和叔参谋一下,这新的小报……”

  便带着刑恕,进了内宅后面的一个小院子。

  这里面,已经有十几个雇来的工匠在忙碌。

  一张一张的桑麻纸,在这些匠人的工作下,被印刷上文字。

  司马康将其中一张拿起来给刑恕看,道:“和叔请看,这就是吾欲于明日刊行的小报!”

  “在下特地请了文太师、张节度以及孙学士,写了诗赋,刊载于上,还托人去登州求了苏子瞻的词……”

  说着,司马康就自信满满:“想必明日刊行后,必可令汴京小报贵,叫那汴京新报甘拜下风!”

  刑恕拿起来,看了看司马康的小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小报苍劲有力的名头:汴京义报。

  刑恕一看就知道,这是司马光的笔迹。

  而且这报名,恐怕是一语双关。

  既表明这小报,将阐发圣人义理,也寓意着它不追求利润。

  甚至是免费的。

  和汴京新报相比,这份司马康主持刊行的小报,在格局上仿照了汴京新报。

  都是别开版面,刊登消息、文章和评论。

  只是……

  看着上面那些用词文雅、用典高升的词句。

  刑恕知道,这份小报,恐怕根本撼动不了汴京新报的地位。

  因为汴京新报,虽然用词粗俗。

  可是它上面有着所有汴京人,包括官员们都想要知道的东西——物价!

  好多在汴京为官的中下级官员,现在每天都靠着汴京新报的物价来购物、消费。

  此外,不要看现在整个汴京城都在骂那个胡飞盘。

  可是……

  刑恕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虽然人人都在骂,可也人人都在看。

  每有汴京新报,街巷闾里的人,都会争相追问:那胡飞盘今天又说了什么了?

  虽然很多文官士大夫,都将其当成小丑,奈何更多的底层百姓,特别是那些不识字只能听人宣读的黔首其实很喜欢胡飞盘的那些胡言乱语。

  尤其喜欢听他点评四夷的事情。

  特别是他说的那些西贼秘闻、北虏秘事,每天都有人在追读。

  所以,刑恕知道,司马康的这份小报,最多只能在士大夫、官宦人家家里立足。

  而且就算是这样,也还未必竞争得过汴京新报。

  不过,刑恕可不会泼冷水!

  他微笑着道:“善!公休此报一出,那汴京新报可以休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