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新想法_四合院:退休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宣布计件工资开始,当天的拆件效率就翻了一倍。等到一个星期以后,工人们都结成了固定的小组之后,这个效率更是在翻了一倍的基础上,再翻一倍。

  为此,DLBN公司还专门为侯大林开了一场酒会,赞扬他是一个伟大的工厂管理者。

  侯大林汗颜无比,他有什么伟大的?伟大的是那些劳动人民。

  不过生产效率提高了,二手零部件的数量也爆炸式的增长,迎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支付的薪水也变快了。

  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开始变得紧张,巴恩给侯大林做了预警,如果不再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完成修车队伍的建设,创造更多的收入的话,公司很可能被那些拆车工人给拆垮的。

  修车的人手已经就位了,这个时候正在外聘的那些本地汽车工程师们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学习着修车知识。

  不过这些工人要学习也不容易,第一个语言关就是个极大的障碍。再加上学习期间是没有收入的,而拆车工人那边的“高薪”可是把这些人给馋坏了。

  侯大林当然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不过想要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能力,靠钱是不行的。

  于是侯大林就开始想一些变通的方法,那就是流程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把所有人都培养成专业的维修工,那不现实。时间也不允许他这么做。那怎么办呢?侯大林就开始把这些人分组,不同的组学习不同的品牌车的拆装流程。语言不通?没关系,上翻译!

  侯大林请来了十几个翻译,还雇佣了专业的拍摄团队,让工程师把拆装的步骤详细的拍摄下来,做成录影带。配合翻译,工人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反复的观看学习某种品牌车的拆装流程。

  这还不算,侯大林又让工程师们制定表格,把拆装的每个步骤都形成顺序记录下来。翻译把这些东西做成中文的发给工人,这样一来,再工人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对照表格,一步一步的来进行操作了。

  这套流程下来,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修理厂的这百八十号人就已经能够胜任初步的工作了。

  只是检查问题这个工作不太行,这也没关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本地的工程师只负责检查车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在表格上打钩。这张表格就会被贴在这辆车上,然后这辆车再被送来修理厂,现场的工人,根据工程师打的勾,对车辆进行更换零件的工作。

  一切都要流程化!侯大林甚至把检查车辆的流程单,发放到合作的二手车商手里,由他们雇佣工程师来做这项工作。因为他们就是收车的人,如果连车子有什么问题都搞不定,那还收什么车?

  如此一来,侯大林这边需要的专业工程师就更少了,他们只需要检查接受过来的车辆,贴的表格是否和车辆的状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