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8章 千古绝响:《广陵散》_异世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

  其实不用史辛提醒,只要《广陵散》第一个音符弹起,圣内所有人都已经心中一凛,自然而然地竖起了耳朵欣赏,还哪会发出半点声音

  在场所有人中,要数蔡邕的琴艺最高。起初的时候,蔡邕见嵇康放浪形骸,衣衫不整,整个人摇摇坠,心中已经不喜了九分。他是琴艺大家,更是天下儒生的楷模,对抚琴有各种讲究,要求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每次表演抚琴,必定焚香沏茶,沐浴更衣,选择好地方,整理好案台,一脸神圣,务求做到一丝不苟。

  如果不是史辛那一声大喝,他绝对不会同意嵇康在神圣的三尊雕像面前抚琴。即使他给史辛面子,强忍住怒气不发作,但也脸色铁青,鼻子里不停地哼出冷冷的语气。

  但蔡邕显然是场中最识货的人,只看见嵇康的奏琴动作,就知道非同小可。当他听到嵇康弹出第一个音符的时候,他的反应比在场所有人的反应都要剧烈,仿佛被一道剧烈的霹雳劈中脑袋,又像一股火焰腾地从心中升起,让他全的如烈火般燃烧,浑发烫,心脏怦怦乱跳不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蔡邕跟着琴音中的旋律,双手不住地在空中虚弹,表如痴如醉。他感叹着,颤抖着,泪不自觉地滑落下来。

  古代琴曲,绝大部分都是描述人的高尚,要么就是借曲明志,没有一首像《广陵散》一样,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

  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在圣高阔的空间里来回振回响,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在场的每个人都是脉师,回想起大大小小的不同战斗,一时感同受。无论是懂音律的,还是不懂音律的,都因为这首旷世奇曲泛起了各种各样的心。特别是诸如王越,孙坚,高顺,贾诩这等高手,他们不是经历过天下大变,就是从生死战场中浴血奋战中一路走来的,其经历和曲意不谋而合,在各自的领域上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此时,王越端坐在座位上,双眼微闭,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不断在前划着什么。

  《广陵散》按其曲意,可以分为“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小章,深刻地刻划了聂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王越联系到自,孤仗剑陪伴刘协,就算龙潭虎都不畏一闯,渐渐从曲意中领悟出一特别的剑法。这是一属于刺客的剑法,属于复仇的剑法,更是为史阿量定做的剑法。

  高顺也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广陵散》,但与王越不同的是,他此刻脸色发青,额头见汗,全绷紧,脉器天罡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祭了出来。但他又跟王越一样,持盾的左手在虚空中不断格挡,竟似在独自面对千军万马,挡住如潮水般的攻势。

  《广陵散》的主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