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9章 空有雄心的奥匈帝国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的中立,不管别人怎么说,尼古拉二世都有些不相信。

  自从1910年开始,沙皇不断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的中国,对于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侵占的领土,不可能没有想法。

  虽然中国公开宣告中立,又向彼得堡派了谈判团队,协商领土问题,但尼古拉二世还是非常忧心,只是欧战局势的发展,让他也只能忧心远东,却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说其他列强都准备好了战争,但沙俄是真没准备好。

  沙俄的陆军扩军计划刚刚开始,波罗的海舰队的军舰还在造船厂的船坞里,对欧战略铁路的铺设,也才打好路基。

  但战争不等人,奥斯曼和奥匈这两个宿敌,对俄宣战的第二天,就扑了过来,沙俄还要派兵进入德国,以分散英法的压力,西边,南边处处烽烟,如果远东再燃起战火,尼古拉二世只有上吊了。

  所以,他亲切接见了中国谈判团队,嘱咐外交部门耐心地和中国展开谈判,虽然他一寸土地都不会给中国,但此时必须好好安抚对方。

  对远东忧心的同时,尼古拉二世也不免有一丝侥幸心里,也许中国人想发战争财,也许一时间不会动手,日俄战争时候,可恶的林重不就是卖两边军火,最后才介入的嘛。

  但不管怎样,沙皇的注意力都得放在欧战上了。

  1914年8月10日,奥匈帝国北方面军的各个集团军,一共39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0个骑兵师,推进到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与俄西南方面军对峙。

  当时,西南方面军有36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12个骑兵师,13日,尼古拉二世继续增兵,奥匈帝国也在陆续增兵。

  到17日,俄军增至50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0个骑兵师,奥匈增至48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11个骑兵师。双方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三百多公里的正面上,摆放了总计约200万人的部队。

  俄军指挥官是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奥军指挥官是北方面军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和总参谋长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

  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侵入德国,向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进发。

  8月18日至19日,俄国与奥匈双方军队开始接敌运动。8月23日,奥匈主动发起进攻,在几百公里的正面上,两国的200万部队开始激战,加里西亚会战开始了。

  两国的五千门大炮日夜轰鸣,昼夜激战,三天后,向卢布林和海鸟姆进攻的奥匈第1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在克拉希尼克附近,和科马鲁夫附近,分别重创俄军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迫其退向卢布林、海乌姆和弗拉基米尔。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