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2章 发展成果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内阁依然是徐世昌担任内阁总理,1911年初,中华*国对上一个四年计划向国会做了汇报,然后发布了第二个四年计划。

  首先是教育方面,未来四年,每个省都要建立一所国立综合大学,和理工、师范、医学、财经、法律五所专业学院,以及分布在全省的50所中等专科技术学校。鼓励工厂开办技工培训学校。

  每年向外国公派留学生五千人。

  凡是国外留学归来的人员,分派到厂矿、研究所工作,以及大学、中学任教,但凡是数理化、医学、生物、地质等方面的,均给与国家补贴。

  基础教育全覆盖,鼓励办成人夜校,国家给与补贴。

  工业方面,国家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两百个大型工厂、工矿和新型企业,完整的建立中国的化工、化肥、能源、钢铁、船舶、冶金、电力、通信、汽车、纺织、机械、机床、动力、五金、食品、玻璃、水泥、陶瓷等等产业体系。

  用两百个大企业带动整个工业发展,五十个侧重于轻工业,其他均为重工业,或者基础原料的供应产业,推动整个工业体系取得系统性的大进步。

  这其中,预计1/3为政府和民族资本合资兴建,1/3为政府、民族资本和外国商人合资,1/3为民族资本自建。

  政府统一提供政策优惠,出面协调引入技术和设备,聘请外国专家指导,建立与之配套的教育体系和市场管理政策,以及其他配套的各种设施,包括铁路、电厂等等。

  农业方面,再次强调土地为非卖品,只能流转承包,国会已经立法,严禁土地买卖。

  继续兴修水利,政府将从德国引入氨化工,四年后,力争中国的化肥总产量达到200万吨。

  实现粮食亩产增收。

  同时,提高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使用范围。

  继续扩大招商引资,政府将提供高效廉洁的服务,吸引世界各国资本投资中国。此外,在交通基建、贸易、军工等等领域都做了规划……

  到1913年底,政府的第二个四年计划提前实现。

  在东北,沈阳、抚顺、辽阳、本溪、鞍山、海州、营口七个工业城市崛起,中国有了第一个城市工业群。煤、铁、石油的存在,为城市工业群的出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海州有亚洲规模最大的船用柴油机、船舶锅炉生产基地。辽阳拥有亚洲最大规模和技术水平最高的钢铁冶金公司。

  沈阳则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机床、列车制造公司,抚顺又拥有亚洲第一水准的煤化工基地。

  沈河北岸的沈阳新区,吸引全球十六个国家来投资办厂,大部分为重工业,其中德美法的机床机械厂就有三十多个。

  生产磨床、铣床、刨床、镗床等车床,生产榨油机、轧糖机、纺纱机等专用工业设备的中国民营企业,在辽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