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4章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10年5月16日,德国,吕贝克造船厂内,一艘U19号柴电动力潜艇简练而笔直地躺在船坞里,舰桥前的甲板炮,高昂着炮口,硕大的艇身在阳光照耀下,上面的铆钉分毫毕现。

  这艘潜艇标号为10,是德国为中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潜艇,今天,它将下水试航,几天后,它将和其他九艘潜艇一起回国。

  吕贝克造船厂旁,就是德军的诺伊斯塔特潜艇基地,此时,三百多名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官兵,正在潜艇基地的校场上肃立,听司令杜锡珪训话,部署任务。

  杜锡珪,字慎丞,生于1872年,福建闽县人,1893年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随后派赴英国见习,回国后在海军中任职.

  历任“汉圻”快艇驾驶、三副、二副、大副和枪炮大副,“辰字”鱼雷艇哨官,代理“建安”兵船管带、海军警卫队管带、“江贞”舰舰长等职。

  1904年,杜锡珪被任命为“江贞”号管带,1908年,因为欣赏他的精明果敢,他被民国总统林重任命为海军次长,去年,被任命为海军潜艇部队司令,赶来德国,率潜艇编队回国。

  人群中,十名中国海军潜艇艇长陈季良、陈绍宽、蔡廷幹、林建章、谢葆璋、林献炘、陈策、欧阳格、沈鸿烈、林寿都静立着,官兵们听说即将回国,脸上均难掩激动兴奋的神色。

  这几年,中国向国外陆续派了两万多名留学生,专为学习物理、化学、数学、机械等专业。军校生两千多人,大都派来了德国。

  像陈季良、陈绍宽等人,学习结束依然留在德国,等待加入潜艇部队的,都是海军中的精英。

  上午,船坞注水后,没有任何仪式,10号潜艇艇长沈鸿烈率领属下进艇。

  三十五人到鱼雷舱、指挥舱,轮机舱,艇长、轮机长、值日官、军需官、机械维修师、水手长、潜艇控制室操纵员、鱼雷发射员、炮手、无线电操作员、普通艇员们,以及厨师各就各位。

  按照操作手册,检查了潜艇高压气、电量、磁罗经电罗经等项目后,沈鸿烈对传声筒道,“启动柴油机,准备出坞,命令,双伡全前进,备便双锚。”

  命令传到轮机舱,轮机长林浩南拉动柴油机的启动把手,随着活塞的几声轻响,右侧柴油机轰隆隆轰鸣起来。

  潜艇缓缓驶出船坞,转入特拉维河河道,开始给蓄电池充电,然后全艇官兵进行了一系列命令演练,三个小时后,各处通道关闭,沈鸿烈下令,“主水柜注水”。

  操作手吃力的打开阀门,‘咚……’,水流注入主水柜出轻微的声响,甲板上的舷孔里更是冲出一团水雾,接着,修长的艇身缓缓沉入水中。

  沈鸿烈看着读表,三十米,四十米,五十米,六十米,至此,听到了压力下的咔咔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